The original post is available in English here . This translation was done by my excellent Mandarin teacher, Yichun. Her email is kuoyichuneva , using gmail.

這篇文章已經醞釀很久了。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和我的移民朋友在台灣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這段時光並非盡善盡美,但是沒有一個地方是完美無缺的。我想說的是生活完美與否,取決於每個人的心境。

儘管少數積極的人願意發聲,不幸的是,媒體酷愛斷章取義,大肆宣傳他們的不是。因為負面消息會吸引點擊率和勾起人們心中的怒火,也意味著高廣告流量。正因如此,我才拒絕寫這樣的文章,我不想操弄民眾的情緒,但是當這樣的文章登上新聞版面 時,寫得好像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好像金卡持有者得憑己力改善台灣的經濟環境,並因此(白人)負擔而受苦受難,好像我們有些台灣絕對必須要聽到的觀點,否則後果自負,是時候我必須做些回應了。 我觀察到不只是在台金卡持有者有這樣的想法,在forumosa和Reddit上的台灣看版這樣的論壇也充滿了這種人,而我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看似非常討厭這裡,卻還住在這裡。 感謝發聲的少數人,給了我一個反對的機會,讓我可以指出持金卡來台的富有移民者在台灣的真實生活。我將使用這篇最近的文章作為這類抱怨的例子,並說明事情的真相,也許在可以提供一些基於現實情況的觀點。 此文的第一段是對上述文章做回應,它反映了類似的心態(我就不特地附上其他超級惡毒的文章連結了)。第二段則是我對移居台灣的少數富有移民者,所抱有的殖民主義心態的看法。

  • [回應富有移民者的典型抱怨](#回應富有移民者的典型抱怨)

  • [身為優渥的移民者該記得的事](#身為優渥的移民者該記得的事)

    • [文化是主觀的,沒有普世的道德觀](#文化是主觀的沒有普世的道德觀)
    • [在這裡的生活整體而言相當不錯](#在這裡的生活整體而言相當不錯)
    • [我們是在主權國家的客人](#我們是在主權國家的客人)
    • [沒有人喜歡發牢騷的人,台灣邀請援助](#沒有人喜歡發牢騷的人台灣邀請援助)

回應富有移民者的典型抱怨

我們時常看到許多不同的外國人因為美食、火鍋、人情味而愛上台灣。我們看到那15秒的抖音(Tik-Toks)短片,高調的Youtuber和求關注的Instagram帳號,但是那些都很膚淺,甚至我敢說有一點假。那麼,持金卡來台的外國人是如何過生活的呢?

這是我花一或兩個小時整理這些資訊的主要原因:任何一個富有白人移民,聲稱要為我們其他人發聲,好像他們的生活情況可以代表所有人。事實並非如此,而我有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大約兩年前我持就業金卡從美國來到台灣。

背景介紹: 就業金卡是一種在台灣的新簽證,表面上旨在延攬特地外國專業人才來台,而經濟領域是其中一項。兩年前,這是最常見的,甚至可說是一種漏洞:如果你每個月有5500美金的收入,基本上保證可以得到就業金卡。現在漏洞已被修正,除了收入要求之外,還需要在經濟產業上有實際的經驗。儘管我是一位軟體工程師,也是歸類於經濟領域,基本上,不要覺得以經濟領域就業金卡身分進來的人,一定有經濟相關產業經驗,基本上你只需要(相對的)富有就可以了。

https://goldcard.nat.gov.tw/en/qualification/field-of-economy/

在美國,我已經習慣擁有……而我也很快意識到房屋和公寓的價格,沒有其他詞比負擔不起更貼切了。

我覺得有點困惑的是,作者聲稱他有在房地產的經驗,我敢說是他還是個專家,卻對地球上最大、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的高房價感到驚訝。除非他在美國擁有的房產都是在主要城市之外,或是人口較少的州,不然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可以在美國擁有房產的人會覺得台北的價格令人吃驚。美國的房價確實可以很低(平均在$350,000美元),但在美國的主要城市,你不可能找得到低於 $600,000美元的房屋或公寓。

https://www.cnbc.com/2021/11/10/home-prices-are-now-rising-much-faster-than-incomes-studies-show.html

在所有已發展國家,房屋價格的上漲速度都大幅超過薪水,是有數據可查的現象,但我驚訝地發現,對一個房地產專家來說,這卻是個新聞。不過如果一個人只是在愛達荷州波卡特洛這樣的地方做專家,並且對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完全不熟悉的話,那會覺得是新聞也不無道理。 論及價值,沒錯,台北的房價很高。現在大約是$970,000美金。遠離城市後,這些數字就會迅速下降。從宜蘭開車到台北,車流量低時,經由隧道大約需要三十分鐘,(車流量多時,可能需要到兩個小時)在宜蘭你可以花 530,000 美元左右買到 100 平方公尺的公寓。台東、台中等地的價格急遽下降。 怎麼可以有人移民到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期望找到一個低於一百萬美元的房子,這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是的,我也希望價格可以低一點,但是我也希望我們可以完全廢除私有財產制,所以我對整個問題抱持著不同的看法;)無論如何,看到一個資本家對既有的事實感到驚訝,本身就是一件千古奇聞。

尤其是跟美國狀況相比,我問我的當地朋友他們怎麼負擔得起房子,他們的答案不是在家人就是銀行的幫助下,或是在可遇見的未來之內租房。

這絕對是個問題,不只是這裡而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的問題,還有當地社群應該要更讓他們的政府來解決這個議題。不過回想一下,跟當地的應屆畢業生、老年人等等比起來,身為萬中選一、富有的數位遊牧移民者的我們,為什麼我們的需求要優先被考慮。

我錯了,有幾家銀行告訴我,我幸運的話能取得房貸資格,如果我得到了,條件將是利率超過10%,期限為20年,至少要付40%的首付。很明顯地,作為一個外國人,我是「中央銀行的高風險」。在這種銀行政策下,外國人要如何在台灣安頓呢?

移民不管在哪裡都是高風險的。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任何國家的移民者都是高風險的:他們可能會被驅逐出境,通常要走隨時都可以走,我的意思應該很清楚。重述一次,我同意這糟透了,儘管出於諸多原因,我相信每個地方的邊界應該要是開放的。但是,為什麼這會讓擁有房地產專業知識並且經常旅行的人感到驚訝呢?請記住,當地人的利率絕對要好得多,也請記住中國超級富豪併購買房產所帶來的長期財務威脅。台灣對此采取措施,保護其公民,杜絕其他國家的超級富豪剝削他們和他們的土地,這一點令人欽佩。 如果像我或作者這樣的人想要當地的價格,我認為我們應該為台灣投入更多,並爭取公民身份。另一種選擇是允許外國資產階級購買當地住房作為投資房產,而這個問題已經席捲了溫哥華等城市。

話雖如此,我的台灣朋友很早就告訴我,台灣的房地產租賃與「妥協」脫不了關係。考慮到房東計算公寓的大小方式,其中最讓我感到震驚的是房東收取了高昂租金。將多達五成以上的公共區域列入出租房屋的面積,其中更包括無法進入的陽台或沒有開放的院子,更不用說電梯、走廊和大廳了造成了極大的問題。

我聽說過很多這樣奇怪的故事,但是最終來說你在租房前,你可以親自去檢查那個地方,並衡量你所見到的是否值得這個價格。除了浪費你的瀏覽房子的時間外,即便有人列出不正確的坪數,也不見得會對你造成實際上的傷害。

不過要來談談在台灣租房的好處,雖然對像我這樣邪惡的共產主義者來說根本是無稽之談。台灣有著非常嚴格的租房保護措施,比美國好太多了!例如:政府規定房東不得在疫情期間驅逐房客。我遇到過房東在疫情期間自願降低對企業和住宅的租金,這不僅很有道德,而且從資本主義的角度來看也是具顯著意義:不如在可以拿的時候,拿多少算多少,因為沒有人會在疫情期間創業。 同時在美國,有很多我愛的餐廳因為無法付房租,而被迫關閉。據朋友所說,這些房屋仍然是無人承租,真是愚蠢。更不用論,一般來說,驅逐保護令具有極大的效力,而且處理時間長。簡而言之,一個美國人搬到台灣就住房問題發表意見,十分可笑。

https://www.taiwannews.com.tw/en/news/4216159

台北250萬這麼多人口中只有250人無家可歸。相比之下,洛杉磯400萬人中有41,290人無家可歸。美國其他城市也是類似的比例。去年,康乃迪克州收到 16,271份驅逐申請。在德拉瓦州則有15,114份,印第安納州則是93,775份驅逐申請書。也許當美國人移民到其他國家時,我們應該試著學習,而不是把我們七零八落的意見強加給別人?

https://evictionlab.org/eviction-tracking/

如果你是聰明人,想在台北到處走走,捷運是方便的好選擇,

“然而如果你跟我一樣不聰明”,為什麼給我們這個用不到的東西。笑死人了。

我重視自主性和跳上車就可以隨時隨地出發的方便性。不論是下午兩點或凌晨兩點,輕易抵達餐廳、其他城市,或是海邊。我非、常、重視開車的方便性。身為美國人,通常表現出來的是擁有一輛車,這已經深深印在我們的DNA裡。

好,不對,其實並不好。我覺得我們住在跟作者不一樣的世界。我幾乎沒聽過一個經歷過大眾運輸系統的美國人,在感嘆這裡少了高速公路和45分鐘車程的通勤時間。

New Urbanist Memes for Transit Oriented Teens等團體展示了,年輕一代的美國人並沒有被幾十年來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宣傳所蒙蔽,這些宣傳將美國獨立的神話與汽車所有權綁在一起。而人們其實對適合步行的城市呼聲很高。更不用說,汽車所有權被烙印在美國人的DNA中是假的。與歐洲或亞洲的任何地方相比,像芝加哥、紐約市和舊金山這樣的城市的交通系統當然有問題,但很多人在那裡生活了一輩子都未曾擁有過一輛車。

在我看來,這可能是人們在移民台灣時所有的最荒謬的觀點。人們會期望來到這裡享受他們非凡的、一流大眾運輸基礎設施,而不是試圖一搬到世界上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就馬上購買一輛越野車。如果你真的想要一輛車,在台灣也有解決方案:像其他人一樣,買一輛機車或摩托車。

現在有些人可能知道,我在台灣開著一台大車,我學會如何在計程車、機車和公車的圍繞中的瘋狂情況下開車,非常刺激。特別是在永和附近的巷子,連一公分都得很注意!

你知道這有多糟嗎?我討厭當我想在可以步行的美食街上盡情享受時,一台車突然向我的手肘擠了過來,把腳踏車撞倒之類的。這是有原因的:你根本不應該這樣做。

但令我感到震驚的是汽車燃料稅。在美國,注冊一輛車的費用通常為每年50美元左右。舉我的例子來說,我需要付將近75倍的費用。引擎的大小不應該被懲罰多收費,但在台灣卻是如此。

沒錯,一個城市還能怎麼嘗試減少污染?如何努力增加大眾運輸工具的乘客量,減少停車場空間浪費,減少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這個作者是對的,在台灣擁有一輛汽車的確是很昂貴的,這也是應該的。其他國家也應該跟進。有人來自美國,一個擁有世界上最可笑的大眾運輸基礎建設的國家,一個可能比沙特阿拉伯、俄羅斯擁有更多石油巨頭的國家,並認為任何一項美國的交通基礎設施都應該適用於台灣,坦白說這是在搞笑嗎?

我的意思是,在美國的任何地方開車,你會發現美國不僅沈迷於汽車,甚至做不到維護基礎設施,缺乏政治意願,或是根本無能為力,我的意思是誰也不知道為什麽,我所知道的是,我曾兩次騎摩托車環繞整個台灣,以及深入山區,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像美國最常行駛的高速公路那樣糟糕的道路,我曾開上整個西海岸,從舊金山到休斯頓,再從休斯頓到芝加哥,再到東海岸……只能說美國的道路實在很糟。

https://www.npr.org/2021/03/03/973054080/potholes-grid-failures-aging-tunnels-and-bridges-nations-infrastructure-gets-a-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glgn6XmD8A&list=PLz49KNOFH8-lqwB-NBCHrUlYTyn6ij57Q

美國人,說到交通我們沒有說嘴的餘地,只要感謝台灣允許我們享受他們努力的成果。

我獲得我的駕照很容易,你的可能就不一定了。

事實上,我也認為這裡的駕照核發制度極需改進。機車駕照考試愚蠢至極,而且駕照考試制度似乎不能有效防止我在外出時,所看到的危險駕駛行為。但我說這些的時候,充分意識到美國的制度並沒有比較好,甚至還比較糟:美國沒有重新頒發駕照的要求,而那裡的酒後駕駛率卻非常嚇人。至少在這裡,人們不需要駕照或車輛來過正常的生活。我的很多朋友都沒有駕照。我雖然有機車駕照,也只是為了讓我可以騎著摩托車到處跑而已 :)

然而,我希望銀行能有7-11的一半有用。這有點像我們回到1980年代。一切都是手動。在西方,簡單的事情只需要5-20分鐘就可以完成,比如花了3個小時開一張活期存款帳戶的提款卡,不幸的話,可能還要更久。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會說中文,銀行的手續相對的沒有這麼麻煩。這點我完全同意:台灣的銀行系統非常、非常過時,並且讓人無法好好體驗新技術帶來的好處,和無法將他們的儲蓄進行很好的投資。另一方面,在台灣人們的收入比較不容易被剝削。例如,人們得到真正的養老金,而不是通過401(k)退休福利計劃迫使他們在市場上把他們的收入當賭注的騙局。我們以前在美國也有養老金,直到那個國家完全轉變為一個寡頭政治。同樣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金融系統需要大量的監督,來防止極端富有的中國公民,或者是中國共產黨的傀儡大規模滲透,從內部收買台灣。

我在銀行業務中遇到的最令人擔憂的事情是,當我為我的生意匯資金時,過了好幾個星期才進到我的戶頭,而且銀行還多次打電話問我在哪裡,以及為什麼匯款給自己。原因是,從國外匯款到台灣需要得到中央銀行的核准。

這是用制度保護國家不受到這些人影響的例子,我們之中有許多人都是這些人:也就是動機不明的外國富人,他們基本上不在乎台灣的福祉。

從一個更正面的角度來看,走出銀行,我發現無線網路服務不僅比美國便宜得多,而且還更可靠。

不像美國和澳洲這些國家,台灣的電信公司還沒有被壟斷,而且有強大的消費者保護措施。不出所料,這導致了更低的價格和更高的服務品質。再一次,我們應該向台灣學習。

在咖啡店裡,我開始網購,有不少必逛的網拍和一些國際商城。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我注意到一些中國網拍的發貨速度已經放慢了,或者完全停擺。

很好,購買當地的產品更好。

我也注意到,因為某些不必要的原因,現在越來越難訂在台灣買不到的東西。我以前常在亞馬遜(Amazon)買東西,但現在海關對超過75美元的個人物品加徵33%的關稅。

所以呢?海關課稅很讓人驚訝嗎?所有地方都是這樣,如果不想要被課稅,請購買當地商品。

現在,如果台灣真的是全球商業鏈的一部分,像這樣的限制其實不應該存在。

讓我在此畫重點,沒錯,台灣應該想辦法保持獨立的產業供應鏈,因為正如我們從烏克蘭學到的,國家能夠完全自力更生真的很重要。更不用說,全球資本主義是一個剝削的詛咒,僅僅為全球1%人口的利益服務。

我認識也跟許多持金卡的人聊過,當台灣進入疫情封城狀態時,他們有一大部分的人離開台灣,許多人因為現在的隔離政策或過去的經驗而還沒回來,

有些人的確離開了,但根據我的經驗,他們大多數是COVID難民,他們只是來地球上唯一一個對疫情採取措施的國家,享受生活,當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人死亡時,我和我的有錢朋友們可以盡情狂歡,而且一點都不讓人驚訝,一旦在他們家鄉也可以再次開始開派對時,很多人就離開了。所以他們不會回來是因為隔離政策?哦,好吧,台灣有不到一千人死於COVID,現在幾乎全部的人都打了疫苗,邊境正在慢慢重新開放。我想,令人驚訝的是,疫情很糟糕,但至少台灣承認這個現實,而不是假裝一切都正常,然後讓近1/300的人口死亡

我想看其他持金卡的人在想什麼,所以我自己進行了一個調查,我很驚訝有49.5%的人在想不要待在台灣。其中有78%的人說只要可以在家隔離,他們會更快回來。在我的非正式民調中,最令人不安的數字是,整體來看只有27.5%的人打算留在台灣,因為只有10%的人認為他們不能在其他地方有更好的發展。

這項調查 是透過「台灣金卡LINE群組」發布,大約2天後就有了結果。在我的經驗中,這個非官方的LINE群,主要是用來抱怨我們這些有錢的外國人在台灣的生活是多麽的糟糕。我不知道受訪者的人數,但我猜測它比金卡辦公室與美國商會合作進行的調查要少,這份民調表明,在疫情期間來的人中,只有16%打算離開或已經離開台灣。簡而言之,這項「調查」毫無科學證據,可能帶有偏見,是喜歡抱怨台灣的Line群的小眾之言,不應該代表任何更大群體的意見。

https://topics.amcham.com.tw/2021/08/foreigners-give-taiwan-high-marks/

我擔心如果不作出改變,台灣的金卡制度的機會最終將成為西方人來到亞洲的典型故事,因為它新奇的而喜歡,然後試圖安頓下來,但很快便發現這些逐漸泡沫化並且離開。而我不希望自己成為這個統計數字的一部分。

殖民主義心態。我們是客人。根據在這裡扎根的人來說,台灣已經做得很好並會繼續維持。我們在台灣沒有社會地位——我們只有外國護照。稍有一點麻煩,我們就可以逃回美國去。這裡的人早在這裡紮根了好幾代,他們所有的資產都在這裡,而我們只有一本護照。作為這個國家的客人,我們應該記住我們是多麽幸運,當地人邀請我們進來,並願意以極大的耐心聽取這樣的意見。

總結:

一、設置簡化的銀行業務。

對當地人而言,我同意這點。而有錢的移民還是應該受到嚴格的管制。我們的動機仍是未知的,是高風險的。

二、為購買房產提供獎勵措施(至少與當地人相同)。

不同意。如果移民者想從當地人手中奪取購買房產機會,就應該要自己承擔經濟風險,就像當地人也要需要承擔這個風險一樣。

三、減少擁有企業的繁文縟節和開銷。

除了資金流動的問題外,文章中並沒有過多涉及這個問題,但如果透過台灣輔助雇用當地人確實更容易,那就更好了。我暫且同意這點。

四、重新審視汽車牌照稅

我同意在台灣擁有一輛車應該要更花費更多,而且這些錢應該進一步用於改善交通系統,特別是用在更偏遠的地方和部落鄉鎮。我相信台灣會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就像一直以來做的一樣。

身為優渥的移民者該記得的事

我先前已經寫了,在這裡的生活很好,好的不得了。在我看來,我們可以在台灣工作和生活,都是相當幸運的。或許這就是我對那些富有的外國人小題大作的文章感到困惑的原因:是否缺乏全面的觀點?是否只是人們在某樣東西消失以後才會欣賞他的好?還是說這是白人負擔的表現,是那些在他們的印象中早過了幾百年的殖民者心態,並且認為他們的意見才是最重要的?

https://blog.calebjay.com/posts/why-taiwa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White_Man%27s_Burden#Interpretation

我不知道,通常我只是和像作者這樣的人吵架,我們並沒有真正從對方那裡學到什麽,因為我是一個頑固的左派混蛋。他的觀點雖然代表少數,但不一定是獨特的,所以我將試圖消弭我們之間立場的差異。

文化是主觀的,沒有普世的道德觀

畢業於人類學的益處,是我可以透過人類學家的角度來觀察世界。作為一個人,研究人類的困難在於,一個人的研究將不可避免地被自己的經驗和文化所污染,因此人類學家必須努力消除這些污點。

有另一種說法是「保持心胸開放」。如果你一生都被告知你的方式是最好的,而所有其他人都是錯的,「保持心胸開放」可能相當困難,這基本上是美國白人男子一生所聽到的,我們整個文化歷史都在自吹自擂我們的文化優越性。因此,我使用了 「白人的負擔」或「殖民者心態」等術語。這就是像哥倫布這樣的人,當他們出現在美洲並試圖讓每個人都信基督教時的觀點。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從任何一個歷史片斷來看,你會發現我們現在所說的「白人」(最新的發明)出現在他們家鄉以外的地方,告訴人們該如何生活。

https://www.versobooks.com/books/1039-the-invention-of-the-white-race-volume-1

我發現在台灣有少數人這樣做,而且很多時候,這種批評並不是對當地生活方式的理性批判,而只是對文化的一些不同之處感到不熟悉,從而感到不舒服或「錯誤」。作者所舉的汽車觀點便是個完美的例子:為什麼台灣人需要汽車?他們有火車。殖民者試圖把他的生活方式強加在一個不適合的環境:把他的汽車塞進小巷,反而因此受苦受難。

為什麼不後退一步,多了解一下當地的文化,了解人們之所以是這樣的原因?然後再退一步想想:你自己的文化、經驗和生活方式有哪些是完全不合理、無意義、荒謬,或是在充滿道德問題的?

我覺得台灣人過節燒金紙有點奇怪,但每周日數千萬的美國人進行的儀式性行為(領聖餐、喝寶血)也非常奇怪。台灣有點僵化、基於年齡的等級制度,在我看來是不幸的,但我在美國的時候經常遇到的種族主義也是如此。

拋開文化自省,僅僅嘗試欣賞其中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可能會使這裡或在任何地方的生活更加快樂。燒金紙的事很奇怪,但我還蠻喜歡它的味道。基於年齡的等級制度是不幸的,但這裡難以置信的、強大的家庭關係也提供了許多優勢。你懂的。

基本上,我拒絕任何特定文化可以被認為是「優越」的概念,因為普世的道德觀並不存在。這可能看起來很矛盾,因為我是一個有著非常強烈和明確價值觀的人,但價值觀與文化是不同的。在台灣,你會發現有很多不同的價值觀。你會發現這裡有反對既定等級制度的人,你會發現種族主義者,你會發現嬉皮,支持和反對核電的人,什麼人都有。這是個人類社會,和其他社會一樣。我所在意的是,作為一個美國人來到這裡(或任何地方),假裝代表你的整個文化,並相信你有知識或權利用批判的方式對另一個文化發表意見。

https://calebjay.com/about.html#values

在這裡的生活整體而言相當不錯

我真的無法理解的是,少數優渥的外國人是如何小題大作的。說什麼「誰會想住在台灣?在這裡連開個銀行帳戶都很難!」那又怎樣?誰在乎呢?就因為開一個銀行帳戶有點難,一件你最多每五年做一次的事情,你要放棄社會化的醫療健保,非常棒的大眾交通運輸,美味的食物,低生活成本,低犯罪率,快樂和健康的人口,海灘??更不用說,是真的難,還是因為你不會說中文才難?

也許這只是思鄉症候群,我對此感到同情。我想說的是,當涉及到他們成長和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時,人們往往只會看到好的地方,這很自然。我們之中的誰沒有突然很想念一些荒謬的東西,一些我們平常討厭的東西,但只是因為它來自家鄉,而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吃到了,所以想念?(順帶一提對我來說是Taco Bell)

但根據我對優渥移民的經驗,這些發言的少數人對這些微小的差異非常過意不去,以至於他們完全忘記了新國家好的部分,而且完全忘了他們的家鄉有什麽不好的地方。我不確定我可以給這些人什麼建議,除了,他們可能該回家了?如果一個人真的渴望每天早上都得通勤40分鐘,導致他們忘記了新生活的所有好處,那可能只是因為他不是那種喜歡生活在舒適圈之外的人。當然,我們這裡的人不希望看到有人不停地抱怨台灣應該用更多的汽車來堵塞他們的高速公路,只是為了讓幾個沈迷於休旅車的美國人因為能夠排出廢氣而滿足。

特別是,我注意到在那些因工作而搬到一個新國家的人的配偶中,有這樣的趨勢。這些人也是少數,沒有了他們在家鄉花了多年時間結交的朋友,他們就會死。由於缺乏語言能力(這完全是合理的,也是意料之中的)而整天一個人待在家裡。他們對一個國家的整體看法會一天天減少,直到在國外的每一刻都感覺像在受折磨。這種情況可怕至極。再說一遍,我不確定是否有任何解決方案,除了盡力去交一些朋友,因為不管語言障礙如何,人類似乎真的很擅長交朋友。如果起不了作用,那麽成為那種喜歡生活在熟悉的文化和熟悉的環境中的人也沒有錯。不過,像這些人的不適,並不等於對特定國家的有效批評,尤其不等於我們其他人想聽到的批評。

怎麽才能幫助那些不懂得好東西的好在哪裡的人,狠狠打臉他們的時候嗎?我不認為有誰做得到,這就是為什麽美國人永遠不會有社會化的醫療健保。

我們是在主權國家的客人

我現在要小心地說,身為美國人,我認為美國對移民的待遇相當可怕。一般來說,當這些移民不是白種人的時候,作為移民的經驗可能會更糟。我覺得像「他們在美國,他們應該學習英語!」這種說法帶有種族歧視,或者有一點仇外。

https://www.urbandictionary.com/define.php?term=PASSE%20BLANC

因此,我的觀點並不適用於其他人,也就是說,移民者離開了一個糟糕的環境去尋找一個更好的環境(如果美國代表的是一個比較好的環境,你以前的環境一定很糟),而是適用像我這樣的人:相對富裕的移民搬到一個生活成本較低的國家,如台灣。特別是我們這些白人。

簡而言之,台灣是一個很好的國家,有很好的生活品質,像任何主權國家一樣,他們維護其國界。台灣把自己的事處理得很好,大多數搬到這裡的人,在許多方面都等於,甚至優於以前的情況,特別是對照我們的高凈收入,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低生活成本創造高生活質量的矛盾,為自己打造荒謬至極的高品量生活。多優越啊!

還有什麼能比輕視台灣提供給我們好處的人,更讓人厭惡的?還有什麽能比一個穿著布克兄弟西裝的人在他的車壞了之後搭其他人的車,然後還抱怨座位不夠舒服,更讓人厭煩的?

富有的移民者(他們有時會稱自己為「外籍人士」,這是白人發明的一個詞,用來將我們與第三世界移民者區分開來)出現在一個主權國家,不會說當地語言,也懶得學習,拒絕改變哪怕一絲一毫的行為來配合當地文化,然後抱怨他們過得不好。比如說,拋開道德問題不談,從純粹務實的角度來看,你到底在期待什麼?說實話,我們在這裡得到相當大的自由。白人移民英語教師的收入比他們的非白人美國同事高一點,然後又比他們的台灣同事高得多。警察往往不會費心給我們開罰單,明顯地讓我們不說中文成為了一種優勢(你能想象如果一個美國警察把一個不講英語的人攔下,他會做什麼嗎?)。政府機構有時會專門徵求我們的意見,好像我們所有人都能對全球資本主義提供有益的觀點,只是因為我們是美國人,或白人之類的。

我的意思是我們不只是一般的客人,而是備受禮遇的客人,所以當有人沒有用最基本的互相尊重來對待台灣,真的讓我很生氣。

沒有人喜歡發牢騷的人,台灣邀請援助

戴爾·卡內基所寫的《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書中的第一原則: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首先,這很惱人,而且很難做到。我認為這很常見,而且不管我在上面激烈講述了什麽,都很難達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w_to_Win_Friends_and_Influence_People

不僅如此,我發現台灣對反饋意見非常開放,並直接采取行動來改善情況。g0v(台灣零時政府)的存在和專案體現了這一點。一個雖然有點零散的、看似無組織的團體經常聚集在一起做事,比如將房價資訊與地圖彙整,打擊錯誤的資訊,並向政府施壓,要求對非法工廠採取行動。

https://g0v.tw/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0v#The_%22Real_Price%22_Incident

https://cofacts.tw/

https://disfactory.tw/#map=14.00/120.48504632216294/24.088258816482295

台灣年輕的民主充滿了由小團體或僅僅是個人做出巨大改變的故事。侯硐是一個礦業小鎮,如果礦場關閉,它肯定會面臨滅絕,直到一位當地婦女和愛貓人士開始寄養大量的貓咪。現在它以「猴硐貓村」而聞名,是一個相當有名的旅遊景點。2014年,一場大規模的太陽花學運阻止了政府的行動,而政府原先的作為很可能導致台灣和中共之間產生更加痛苦的連結。我個人在這裡起草了幾項公民運動,並發現台灣人不僅樂於接受,也盡了許多力量。

簡而言之,如果你只是想袖手旁觀,請停止抱怨。

歡迎分享你的想法,隨時都可以聯絡我:caleb@calebjay.com